一次受閱一生光榮
摘要:張海峰曾說,對于聯合軍樂團的團員來講,最大的問題不是演奏,是站立。從9月中旬開始,麻康博和團員就開始進行不間斷、不喝水的演奏,以適應十一當天的連續演奏。 麻康博說,沒想到聯合軍樂團今年受到這么多人的關注,真的很感恩。
麻康博。
□全媒體首席記者高琳琳
23歲的麻康博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聯合軍樂團的一員,也是平輿縣十字路鄉三麻村全村人的驕傲。
麻康博目前為火箭軍某部排長,經全軍選拔進入聯合軍樂團參加建國70周年大閱兵,在聯合軍樂團中擔任大號演奏員,同時兼任分隊長。其間,他榮獲聯合軍樂團全勤獎。
相比專業人員,麻康博業務基礎較差,且今年曲目多,難度大、時間緊、任務重,壓力也很大。但他從不言放棄,每天加班加點,練習基本功、背譜。
剛開始集訓的時候,麻康博有些不適應,口腔幾度潰爛,但他仍然堅持訓練。麻康博說,他是去年從軍校畢業到基層任職的。作為一名干部,一名分隊長,他要樹立榜樣、亮起標桿。
麻康博告訴記者,他和團員是6月29日進駐閱兵村的,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在各自集訓點進行了兩個月的集訓。聯合軍樂團正式成立是在7月5日,那一天下著瓢潑大雨,讓全團1300人終身難忘。
當天,大家匯報了三首曲目:《軍歌》、《分列式》、《鋼鐵洪流》。總指揮、解放軍軍樂團團長張海峰和大家一起,在暴雨中指揮演奏。“那天,我的衣服全部濕透了,凍得渾身發抖。”麻康博說。
從進駐閱兵村到站在天安門廣場,麻康博和團員歷時三個月,和群眾合練61次,在烈日下暴曬了131個小時。
張海峰曾說,對于聯合軍樂團的團員來講,最大的問題不是演奏,是站立。因為位置特殊,在天安門城樓的正對面,聯合軍樂團是唯一全程站立受閱的隊伍。
閱兵結束后,很多人夸他們從頭站到尾很厲害,其實這些真是一點一點練出來的。
據麻康博介紹,剛開始,全團每天的排練時間是一個小時,但就是這一個小時,在北京近40℃的高溫下站立,著一整套迷彩服演奏,每天都有因為中暑暈倒的戰士。一周過后,排練時間就延長到兩個小時。
從9月中旬開始,麻康博和團員就開始進行不間斷、不喝水的演奏,以適應十一當天的連續演奏。作為一名演奏員,麻康博感受最深的就是,每次排練結束時,嘴唇已經完全粘在笛頭上,需要一點一點撕下來。
此次閱兵,聯合軍樂團一大亮點就是演奏56首曲目,被稱為歷年之最,且其中大部分曲目都是創作室老師專門創作或修改的。有網友發現,聯合軍樂團在演奏過程中并未看譜,可見團員做了充分的準備。
在聯合軍樂團,辛苦的不光是演奏員,還有保障分隊。從每天做飯的炊事分隊,到隨時在位的樂器維修組,再到隨叫隨到的電器維修組,在他們身后默默撐起一片天。
團員在閱兵村的日子固然辛苦,但正是這份辛苦,讓他們實現了團長在記者面前的承諾:“我能保證十一當天,我們聯合軍樂團,一個不倒!一個不少!”
麻康博說,沒想到聯合軍樂團今年受到這么多人的關注,真的很感恩。能夠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,是他最榮幸的事情。一次受閱,一生光榮!
責任編輯:劉銀霞
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
版權聲明: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其他個人、媒體、網站、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”,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,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、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網友評論